查看原文
其他

【非凡十年系列综述(三)】春风化雨润人心——新时代新疆发展成就综述·文化建设

点击上方『和田是个好地方』 关注我们
CLICK THE BLUE WORD TO FOLLOW US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是灵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10年,新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高,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新疆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绿洲似翡翠流韵,新城如明珠耀眼。今年7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参观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

       “总书记对兵团非常关怀,也非常熟悉兵团历史。”军垦博物馆馆长甘霖说,“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说,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我们要把馆里的文物保护好,讲好兵团故事,让兵团精神代代传承。”

       新疆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形成了包括军垦博物馆在内的丰富红色文化资源。

       立心铸魂,信仰为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文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为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疆篇章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观众参观新疆图书馆“阅百年历程 传精神力量”主题系列红色文献展


       全疆各地不断利用和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感人革命事迹,弘扬先进革命精神。在纪念馆里回望历史时,在纪念碑前崇尚英雄时,在先进人物身边聆听心声时,全疆各地各族干部群众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感悟一个伟大政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信仰如炬,不断传递。遍布全疆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用心用情打造文化空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石榴籽”文化服务小分队常年活跃在天山南北,让各族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牢固,携手建设美好新疆的信心更加坚定。


新疆美术馆主题画展

       截至2022年6月,全疆已有110家公共图书馆、117家文化馆、58座美术馆、246家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陈列馆等),有1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91个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30个文化站。

       模范带动,汇聚合力。我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精神元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新疆好人”不断涌现。

       亮出党员徽章的新疆大叔,跨越4700公里上演爱的“代驾”的新疆大哥,捡到包想尽办法寄还失主的新疆大爷……一位位朴实无华的新疆人感动无数人,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新疆故事传遍四方。今年4月,自治区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启动,并在石榴云客户端、天山网、新疆文明网“新疆好人”专题专栏集中宣传展示。这些“新疆好人”虽然经历不同、故事不同,但在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看到了时代精神的美好缩影。

  

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时代光彩


       《关于加强新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方案》《自治区“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自治区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等规划方案相继出台;考古热、博物馆热等热度不减,保护文化遗产逐步成为社会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成效显著,考古、文博工作者挖掘和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阐释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留存在新疆大地上的文化遗产,面容更加清晰,不但拥有辉煌的过去,拥有闪光的现在,更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


在考古项目工地挖掘的考古工作者。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跨越三山两盆,奔走深林荒漠,一个个“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最新成果,实证历代中央政权对西域的有效管辖和治理,为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了重要的学术支撑;在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奇台石城子遗址、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来自中国新疆的一项项考古成果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悠远的历史轴线、多元一体的历史场景以及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仅2020—2021年,新疆各级文物保护部门通过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就确定新疆石窟寺及摩崖造像遗址共58处,实证佛教在西域传播的历史,印证了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今年5月18日,新疆博物馆二期新馆“新疆历史文物展”开展,日接待量最高时达7000人次。目前专家正为“中华史册——国家治理新疆实证文物展”备展。这些展览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新疆图书馆(新疆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全疆各地公藏单位完成了对全疆近2万部古籍的普查登记工作,同时完成了30余种馆藏古籍的修复,并推进数字化保护。纸页轻薄,却承载中华文化之厚重,见证文化之绚丽,也润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新疆文博、考古工作者们,正努力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通过揭示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丰富历史文化滋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繁荣文化事业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精品创作,标注着新疆文艺发展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文学艺术工作者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萃取能量,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舞台艺术,推陈出新。舞剧《张骞》、豫剧《解忧公主》、歌舞剧《班超》、舞蹈《长长的辫子》《阳光下的麦盖提》……一个个舞台形象、一幕幕经典场景,深入人心、“圈粉”无数,充溢着爱国情怀、民族气概、英雄气节的强大正能量。文学创作,气象万千。小说《捎话》、散文《遥远的向日葵地》、报告文学《西长城》、小说《在阿吾斯奇》……一部部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把握时代脉动的优秀文艺作品应运而生,传递出真善美和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情暖天山》《阿娜尔罕》等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新疆是个好地方》《金色的胡杨》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剧目奖和剧目创新奖,清唱剧《葡萄熟了》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守界人》《冰山上的来客》《阳光照耀天山》《情暖天山》《有事就找咱书记》等5部作品入选全国“百年百部”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建立采风创作机制。艺术家们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麦盖提县的刀郎木卡姆艺人在乡村文化活动上表演

       讲述“七一勋章”获得者魏德友人生经历的音乐剧《守界人》,讲述“访惠聚”工作队队员真实经历的话剧《幸福来敲门》,展现大美新疆景致和团结故事的器乐剧《天山南北》,呈现乡村青年创业就业故事的情景歌舞莱帕尔《火红的和田食堂》等的创作,都来自于各团文艺工作者在基层的观察、交流和思考。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凝聚民族精神。


面塑技艺传承人张进军将非遗带入校园


       昆仑山下的校园龙狮起舞,叶尔羌河畔传来刀郎木卡姆歌声,阿尔泰山脚下奏响欢快的冬不拉,巴里坤草原上跳起热情的黑走马……我区坚持完善非遗立法保护工作,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制定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化生态保护区等的管理办法,积极推动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用丰富的人文养分和现实价值,让这些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闪耀出绚丽光华。

       此外,一个个服务基层的文化大院,一座座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园,一间间数字图书馆、云端博物馆,犹如一颗颗明珠,缀织出一幅新疆文化建设的美好图景。

       砥砺前行,激情澎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正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持续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努力让文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来源:石榴云客户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往期精彩回顾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新疆大果篮,和田的瓜果占了几个呢?
【湖光山色看和田】金秋胡杨
【和田文物故事】《中国现势新地图》地毯
【走进县城看发展】于田县阿热勒乡万方村玫瑰花开“致富路” 特色产业促振兴
【世界镇痛日】科普知识点 不可忽视的疼痛!
【疫情防控】疫情防控宣传小知识,请收藏!
【疫情政策】新疆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汇总(10月10日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